奶瓶選購要注意什麼?不可不知的優缺點差異比較大公開!
快速認識奶瓶材質、口徑、容量和奶嘴孔形面對新手爸媽一堆未知的問題,大丸媽初為人母時就面臨「寶寶的奶瓶要怎麼挑選??」。網路有人建議要寬口的、有人說玻璃瓶比較好、又有親友說奶嘴要貼近母乳觸感的...但是為什麼呢?到底該怎麼選擇?想必您也跟我當時一樣連串問號。放心~現在讓有經驗的大丸媽告訴你奶瓶挑選重點,讓忙碌慌亂的小資準爸媽們輕輕鬆鬆一手搞定。
奶瓶口徑
口徑主要分為標準(3.5cm)與寬口(5cm以上),標準口徑也有人稱為一般口徑或窄口,標準的優點是可以配合市面上大部分的吸奶器,缺點就是泡奶時因瓶口較窄不好倒奶粉,奶粉容易灑出來,且因為奶粉匙比較容易接觸到瓶子上的水氣,放回罐子後可能導致罐中的奶粉受潮;而寬口徑的好處就是比較容易倒奶粉,奶粉匙較不易接觸水氣,奶粉灑到外面的機率較低,還有瓶身也比較好清洗,加上大多數廠牌的寬口瓶的奶嘴是可以共用的,所以個人較建議用寬口奶瓶。
奶瓶容量
奶瓶容量主要分為小奶瓶(120-180ml)及大奶瓶(240-270ml)。大丸媽一開始覺得小奶瓶很可愛就買了四個,但後來發現寶寶長得很快,奶量也倍數成長,小奶瓶很快就不能用了(大丸四個月就喝到180ml),建議直接買大奶瓶就好,但要注意瓶身也不能太高,不然有可能放不下消毒鍋哦!
另外,若還不知道該泡多少奶給寶寶喝,推薦可以用 奶量計算機 換算看看。
奶瓶材質
材質主要分為玻璃、PPSU、矽膠…,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玻璃及PPSU,玻璃材質可以紫外線消毒,適合大人拿著餵寶寶,好沖洗且洗完比較沒有異味,可以用很久,缺點就是比較重和怕摔破;PPSU優點就是輕且耐摔,適合外出攜帶,但價格較貴,使用期限約半年;至於矽膠材質,我用過一款美國知名的矽膠奶瓶,感覺瓶身太軟有時會凹陷必須施力擠壓餵奶,而寶寶大一點練習自己喝奶時,也會有吸一吸就變扁不好拿的情況,另外還有一個壞處就是較容易殘留異味,餵完奶後要盡快沖洗,所以個人不推。這項比較建議視需求選擇玻璃或PPSU,大丸媽是比較多玻璃的。至於耐熱度當然是玻璃最好,而PPSU可耐熱到200度左右(泡奶不會到這麼高溫度)也可放心使用。
奶嘴材質
市面上的奶嘴一般都會標榜就像吸母奶一樣媽媽親餵的感覺,也就是所謂的母乳實感或自然母感,說到奶嘴很多人都推薦貝親,個人是覺得好吸允最重要,重點還是要看寶寶吸吮的狀況,吸奶是否順暢?吸允時會不會外流出來到脖子之類的。
奶嘴孔形
奶嘴孔洞最常見的有圓孔與十字孔,兩者有什麼差別呢?圓孔奶嘴在奶瓶傾斜時,奶水會從孔洞緩慢流出,寶寶不需用力吸吮就能喝到,適合新生兒或吸奶較慢的嬰兒。而十字孔沒受到擠壓(吸吮)時,孔洞就會閉合奶水流不出來,因此適合三個月以上或較會吸允的寶寶使用。由於十字孔比圓孔流量大、流速快,剛開始使用時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寶寶吸允的狀況,避免喝太快嗆到或是不會吸而喝不到。隨著寶寶不同成長階段,基本上圓孔與十字孔都要準備。另外就泡奶的觀點來說,圓孔有一個優點,就是可以直接把奶水滴到手腕上測量溫度(十字孔則滴不出來)。
數量
洗奶瓶對忙翻累壞的新手爸媽而言是件苦差事,建議喝配方奶的家長可以越多奶瓶越好,至少要4個,7、8個不嫌多,整批洗整批放消毒鍋才是王道。但記得喝完就先稍微沖一下瓶身,比較沒異味及奶垢。如果是親餵的媽媽,應該3或4個就夠了。
價位
大丸媽將市售奶瓶價位經調查區分為低、中、高三種(依相似規格的大玻璃奶瓶比較),整理如下表,基本上若無特殊需求,我覺得台灣品牌評價都不錯,價格比較便宜又好用。
價位(元) | 品牌 | 特色 |
< 300 | Simba 小獅王 (台灣) | 國民品牌首選 >>奶瓶介紹 |
PUKU 藍色企鵝 (台灣) | PPSU 黃金奶瓶 >>奶瓶介紹 |
|
PiyoPiyo 黃色小鴨 (台灣) | 高CP值在地品牌 >>奶瓶介紹 |
|
300 │ 700 |
Pigeon 貝親 (日本) |
母乳實感奶嘴 >>奶瓶介紹 |
NUK (德國) |
拇指型奶嘴設計接近母乳哺育過程 >>奶瓶介紹 |
|
FARLIN (台灣) | 台灣製造奶瓶與奶嘴的元祖、業界首創橢圓瓶身專利 >>奶瓶介紹 |
|
> 700 | hegen (新加坡) | 奶瓶界的愛馬仕-黃金奶瓶(PPSU) >>奶瓶介紹 |
Dr. Betta (日本) |
傳說中不用拍嗝的彎瓶身奶瓶 |
結語
上述幾項是購買時參考的要件,其他諸如瓶蓋是否好旋緊?防漏性?防脹氣功能?其他配件….等細節就不在此贅述了。另提醒,育兒專家不建議寶寶一直換奶瓶,因為會讓寶寶缺少安全感哦,由於大丸媽是走小資親民路線,如果有預算考量,我會推薦 小獅王寬口瓶身 加 貝親母乳實感奶嘴頭,純屬個人用心得分享給大家!